江桥是赴嘉定大调研的第二站,主旨是了解大居、新城的人口导入和由此带来的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问题。为此,我砍掉了一些企业考察的日程,但还是保留了一家地处慧创科技园区的企业,而正是这家企业让我感到不安起来。这就是开发“小i机器人”的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公司许总接待我们,她是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。考察从接待员甜美的语音开始,展厅的大门缓缓移开,里面展示着多种机器人产品。经历了一番机器人对我们的“欢迎仪式”后,遂转入正题。
许总在一款“12333 智询通”的展品前站了下来。我一愣:12333不就是人社咨询电话和门户网站的网址吗?许总的介绍和身后稼琦的补充,让我感觉此事的不简单。原来,这是十年前我局和智臻公司合作的产品,挂在局门户网站供上网者自助查询人社政策的解读信息。
智询通虽有启动语音的按钮,但由于只接受相对标准的普通话,无法适用海纳百川上海的众多口音。而如要包容,技术上虽可行,但成本极高,在十年前初试时只能搁置,直到现今。即便这样,它的查询也是极为方便且富有特色的。
先输入关键词,如工资薪酬,同时还有十几种相对应的俗语和近义词可供选择,如发工资、发钞票、发经济补偿、“拗断”等。
回车以后,即显示有关工资薪酬的十多二十来个提问方式,如最低工资怎么发、加班加点工资如何支付、综合计算公式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工资如何确定和发放、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等。查询者只要选择其中自己所需要的方式,点击后即可显示解答。
但我却从没听说过“智询通”,也没有人跟我讲起过,或许是人家简单提及被我忽略了。而我却还分管这两个相关部门的工作。如不是这次大调研,我真还被继续蒙在鼓里了。
尽管如此,据许总讲,“智询通”开发成功后,全国各地的12333以及税务、银行等部门和单位纷至沓来,要求帮助开发类似系统。此项技术还申请了专利并获得国家多个奖项,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,而且带来了丰厚的利润。
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,我与十年前的当事人张艳通话,进一步了解了当时和智臻公司合作的情况。“智询通”的开发从2008年开始,经历了两年时间。我局做了大量艰苦的基础性工作。据统计,这个“智询通”挂在门户网站,一年的点击量在4000万次以上,而且近年来一直都是这样。
而在我这里却是波澜不惊,成了“灯下黑”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“墙里开花墙外香”的道理。
我突然想到,既然此事从12333接线员学习和查询的需求,发展成面向全社会的网上智能产品,那为什么不能通过宣传,让其成为提高政策咨询效率的有效手段呢?现在的问题是,这个产品已经十年未改进了,而小i机器人的相关产品已升级几代了。要推介并升级,需要大量的投入。在“互联网⁺人社”向“AI(人工智能)⁺人社”发展的大趋势下,这需要有卓越的远见和果断的决心。
下周一要开会研究新媒体工作。虽然去年我局新媒体得了一个全市的单项奖,但与位居前列的部门和单位比,至少在点击量上还差距甚大。关键是没有充分发挥办事和查询功能。我想,如果能在公众号加挂“智询通”,那对公众号的推广和作用的更大发挥,是一种极大的利好。更何况与查询单位和个人信息相比,查询政策的风险要更加可控。我想,技术上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吧!